再比如,近几年环保风暴很强劲。
今年一季度如果不出现疫情,外贸总值应至少与去年一季度持平。必须提前释放明确的政策信号,千方百计帮助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渡难关。
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冲击力和冲击面都超过了2003年的非典,对中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会产生影响。但出口量较大的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山东等省份,总体看受疫情影响不大,因此不会大面积影响中国出口规模。尽管美国商务部长罗斯鼓吹说,中国的疫情会使就业机会和制造业回到美国,但这不仅是他的一厢情愿,而且短期内也不可能实现。餐饮业近几年来都是一个超过四万亿元人民币的大市场。一季度进出口总值7.03万亿元。
三、疫情会影响到进出口贸易,但持续增长的趋势不变。加大金融支持、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比如考虑对企业恢复生产的贷款免息,特别是要让企业能够稳定队伍和军心,逐步恢复生产,疫情之后开足马力,企业如果没有能力给职工支付工资,应该允许他们借贷发工资。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和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病毒潜伏与传播扩散阶段、充分披露信息与全社会防控阶段、心理预期消化与积极应对阶段、防控扩大化阶段、经济影响显现阶段、疫情过后的经济恢复阶段。
从SARS时期的经验来看,制造业恢复的速度应该比服务业更快。在世界卫生组织最终取消对中国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前,各国对来自中国境内的人员、航班限制,这对中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的进一步的负面影响,也有待观察。一定要认识到,无论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份额,还是解决就业的占比来看,消费和服务业都是最重要的领域。若能够尽快复工复产,短期的冲击只影响制造业一季度的销售收入,并不会损失市场份额和全球产业地位。
第四,建议尽快宣布降息、降准,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建议一年期存贷款利率降低1个百分点。疫情过后,应痛定思痛,加快深化市场化改革,全面减少行政计划手段对市场的干预,进一步放松对生产要素、各行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约束,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第二,针对企业供应链恢复难、产品交付难的问题,建议加大对物流企业的支持力度,要求各地、各部门都不得影响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转,并参照对疫情物资生产企业的扶持政策对物流企业给予适当补贴和其他相关政策支持。防控扩大化对恢复经济运转带来新挑战 尽管各地新增病例趋势性减少,人们对复工后是否会有疫情反复仍然心存疑虑。比如,除湖北等重点疫区之外,其他地区要尽快从强制性居家隔离、社区隔离的防控模式转向自主隔离和人员正常流动防控模式,尽快取消对无发病迹象、非密切接触人员的强制性居家隔离要求和强制性社区隔离要求,把防控重点转向对公共交通场合防控、办公场所防控提供支持。然而,在前述社会恐惧心理和官员懒政怕担责等复杂原因影响下,很多地区仍然在非法限制异地人员和车辆通行。
进入 滕泰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疫情防控 。虽然暂停键带来消费活动减少、投资活动收缩、生产活动减少远远大于SARS时期,但是人们都知道短期防控越严厉,病毒肆虐的时间就越短,最终造成的经济和社会成本就越低的道理,因而整个防控得到了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防控效果显著。更多企业开始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加强疫情期间的客户关怀,甚至重构企业发展战略,化危为机,使企业的中长期竞争力反而得到提升。第三,针对中小微企业倒闭风险和潜在的大规模失业风险,建议进一步出台更有力的扶持政策。
尽管人们的自主防控意识很强,自我防控措施趋于科学完善,但很多地区的行政官员因懒政、怕担责而更多执行一刀切、形式主义、层层加码的防控措施。同时,加快出台各项稳增长、稳就业的经济政策,多举措促进经济恢复运转
不过,关键的问题是,我们是否认为疫情会持续更长的时间。更重要的是,作为1月20日宣布全国疾控行动的组成部分,官方还在确认并观察疫情发生以来所有有过武汉旅行史的公民。
与此同时,城市社区和乡村都加强了进入限制,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和聚集,甚至建立了临时配给制,为家庭和个人分发口罩。不过,目前尚不清楚的是,正忙于应对疫情的中国政府是否会相应地下调其今年的GDP增长目标。例如在过去的两周内,官方为控制恐慌所做的努力是一流的。目前的数据显示,疫情可能在两周之内出现拐点。而且,随着必要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到位,下半年的经济增长会再度加速。【本文作者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he Coronavirus Will Not Cripple Chinas Economy(2020)】 进入 张军 的专栏 进入专题: 新冠肺炎 中国经济 。
现在评估冠状病毒疫情对经济的整体影响为时尚早。未来几周内,被传染人数的增长很可能会放慢。
结果,病毒迅速向全国各地和海外扩散,成为当前倍受关注的国际卫生紧急事件。事实是,正如预期,第二季度GDP增长减少了两个百分点。
假如不再出现更多的外部冲击,政策的持续放宽应该能把全年的GDP增长放缓限制在0.5-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2020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在5-5.5%,基本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的增长走势。这意味着中国有可能在第一季度战胜病毒,这对减少疫情对2020年全年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而一旦冠状病毒风暴过去,经济将会反弹,并重回以往的轨道上来。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疫情越早结束,经济就会越快恢复。例如,回想2003年,当时大多数经济学家和研究人员都估计,SARS疫情会让中国第二季度的GDP增速减少大约1/5,但全年数据的减少不会超过0.5个百分点。国际社会对病毒持续扩散担忧的不断加剧,有可能进一步遏制贸易和人员流动。
也就是说,外部冲击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趋势。据我的初步估计,最坏局面是疫情使第一季度GDP增长减少1/3或1/2,从而使当季数据相比2019年第一季度低2-3个百分点。
但如果第二季度情势好转,随后的反弹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这一下降。占全国GDP一半以上、包括零售、旅游、酒店和交通运输在内的服务业损失惨重,而这一领域的混乱也会影响制造业。
然而,关键因素不是疫情的范围和严重程度,而是疫情持续的时间。当时中国经济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SARS导致的放缓很快就被随之而来的强劲增长抵消了。
冠状病毒疫情不太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此外,假期被延长,学校继续关闭。不出所料,中国经济增长放慢了。诚然,过去几年来,中国GDP的年增长率仅略高于6%,比SARS时期要低得多,但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定向调整,为受到冠状病毒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企业提供支持,中国政府仍然能够确保经济的强劲复苏。
虽然严厉的控制措施会削弱当前的经济表现,但它们或许有助于更早结束疫情。所以,在2002-2007年的中国经济增长图表上,SARS疫情的影响甚至是见不到的。
在中国农历新年到来的前五天,北京有关部门终于宣布,武汉出现的冠状病毒疫情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调动资源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方面,中国无疑拥有无可匹敌的能力。
这些预测说明,人们认为受SARS影响的地区和行业数量是有限的,而且疫情的持续时间预计不会超过三个月。虽然当前的冠状病毒疫情在范围上超过了SARS,但它的持续时间仍然是评估经济受影响程度的关系因素。